第一波沖擊即將收尾之際,為應對下一次沖擊,我們總結了一些簡單易行的操作,盡量縮短病程減少痛苦(觀點僅供參考):
前期階段:
1、新冠病毒引發(fā)的癥狀在前期與風寒感冒相似,鼻塞、發(fā)燒、畏寒等都是寒入表的典型癥狀,該階段應以散寒為主,具體包含:喝蔥白紅糖姜茶、熱敷大椎穴(頸椎)、熱水(或艾葉煮水)泡腳等,可高效快速輔助退燒。同理,哪里疼的厲害熱敷哪里,尤其本身有舊疾、舊傷的部位。

2、在此過程中,要注意把手腳熱起來(熱水袋、泡腳等),尤其小孩子,快速進入高燒階段,手腳冰涼久了會發(fā)生驚厥;同時水分的補充以好消化吸收的米油(大米粥明火熬出油)、面湯為主,而不是大量喝白開水,更不能喝各種冷飲。
3、若在此階段服用了寒涼的藥物,如蓮花清瘟等,會錯過最佳治療期,引寒入里后,治療進程將大大延長,且較易出現(xiàn)上吐下瀉、高燒不退、渾身疼痛等更多癥狀。
4、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的免疫機制與藥物作用原理,不要一燒上去就怕燒傻了,瘋狂使用退燒藥。退燒藥是強制發(fā)汗的,一開始就用退燒藥,身體的免疫系統(tǒng)只能待藥效退后卷土重來,升高身體溫度來殺死病毒,這也是為什么會反復發(fā)燒退不下去的原因。
看到這里,可能有人要抬杠了。我們認為中西醫(yī)各有所長,西醫(yī)是可以標準化、大面積推廣的,可快速見效的;中醫(yī)卻講究個體差異性,一人一方,所以需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按需選擇。
中后期階段:
觀察自身癥狀,大方向上把握寒、熱。寒的癥狀有:明顯怕冷、身體蜷縮、不愛喝水、痰液和鼻涕清稀、舌質淡、舌苔白等;熱的癥狀有:明顯怕熱、口渴愛喝涼水、面紅耳赤、情緒煩躁不安、痰液和鼻涕黃稠、小便黃、大便干結、舌質紅、舌苔黃而干燥等。
然后這時候可以翻出囤的藥,看看上面寫的對應癥狀,對癥下藥了。
整個過程中都要注意保證充足睡眠、適當走動、飲食以清淡好消化為主。

陽康階段:
1、保證充足的休息,不要劇烈運動,心臟、腦部等未清除的病毒都會伺機而動,不要拿生命去證明自己現(xiàn)在有多虛。
2、注意保暖,不要受寒,病毒喜歡濕冷的身體,自己創(chuàng)造了環(huán)境就不要怪病毒狡猾了。
3、戴好口罩,做好消毒,繼續(xù)做好防護。按照國外3-6個月沖擊一波的頻次,加之與外交流的限制完全放開,變異毒株流動性加強,何時實現(xiàn)友好共存不得而知。
4、舒緩的太極、八段錦等運動可以根據(jù)身體情況進行,身體通透、免疫強大才是硬道理。

最后,關于羊,信息雜亂多辯證,不要人云亦云盲目恐慌,但也不要盲目自大,畢竟我們人口基數(shù)大,免疫逃逸的毒株還未可知;畢竟病毒能在人體各個部位存活長達280天之久。
祝大家早日喜羊羊。